“法官,我们发现李某在江苏镇江银湖花园小区出现了!”8月12日清晨,一通急促的电话打破了文峰法院的宁静。电话那头,申请人段某语气焦急,却透着一丝希望。这通来电,正式拉开了一场跨越千里异地执行行动的序幕。
2022年2月,段某与李某通过网络结识,李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先后向段某借款共计14.9万余元。债务到期后,李某却分文未还,彻底失联,段某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2024年3月,法院判决李某偿还本金及利息,但其拒不露面,也迟迟未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干警经查控发现李某名下并无足额财产,且其本人下落不明,案件最终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暂时结案。
“终本”绝不意味着执行终止。8月12日接到线索后,文峰法院执行团队迅速集结。时值暑运高峰,一票难求,干警们毫不犹豫手持站票,在颠簸的车厢中站立了五个多小时,一下火车便直奔银湖花园小区投入摸排。
八月的镇江,热浪灼人。执行干警汗流浃背仍奋战在一线,经反复核查,最终锁定李某与他人合租的具体住址。尽管当天未见其露面,大家却没有气馁。晚上八时许,一直紧盯的干警突然发现屋内亮起灯光——“灯亮了!”所有人精神为之一振。为避免打草惊蛇,行动定于次日清晨。
8月13日一早,在镇江法院执行局的紧密配合下,李某被成功拘传。然而协商过程一波三折,李某仍心存侥幸,屡屡推诿。为依法加大执行威慑,镇江法院高效协调,中午即安排警车及女法警陪同,将李某送往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拘留前体检。
体检过程中,豫苏两地干警并肩协作——一方严肃阐明法律后果,另一方耐心劝导、纾解心结。刚柔并济之下,李某的心理防线逐渐松动,最终促成执行和解。令人欣慰的是,当天李某母亲即代为履行10.5万元,剩余款项李某也承诺限期付清。一场历时已久的借贷纠纷,在两地干警共同努力下圆满化解。
十二小时连续作战,千里奔赴、酷暑蹲守、多方协调……执行的背后,是干警们无声的汗水与执着的坚守,是两地法院跨域协作、合力破局的生动实践。从线索核实到人员控制,从依法拘传到耐心调解,苏豫两地的每一次呼应都彰显出执行协作的强大效能,真正打破地域壁垒,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