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天水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园长与出资人竟为扩大生源、增加收益,同意后厨购买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用于面点制作,251名幼儿中233人血铅异常 ,涉案8人已被刑拘,2人被取保候审。此等漠视法律、伤害幼儿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从法律角度看,这起事件严重触犯了《刑法》相关规定。《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明确指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销售明知掺有此类原料的食品,都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涉案人员明知彩绘颜料不可食用且含铅,仍添加到幼儿食品中,主观恶意明显,行为性质恶劣。铅对儿童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损害不可逆,如此高比例的幼儿血铅异常,无疑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情节轻重,涉案人员或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后续调查发现更严重后果,量刑或将更重。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幼儿群体更是脆弱。幼儿园作为幼儿日常活动和饮食的场所,本应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却成为危害幼儿健康的源头,实在难以令人接受。从投资人、园长到后厨人员,整个链条都缺乏最基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为了些许利益,将幼儿健康当作儿戏。
这起事件也给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本应是全方位、常态化的,却出现如此严重的漏洞,监管失职难辞其咎。相关部门应反思监管流程,加强对幼儿园食材采购、加工制作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格审查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确保幼儿食品安全。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容侵犯。希望司法机关能依法严惩涉案人员,让他们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同时也为社会敲响警钟,任何企图挑战法律底线、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也期待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堵住食品安全漏洞,让类似悲剧不再发生,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