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肃纪活动开展以来,文峰区法院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把司法公开作为落实活动的切入点,积极搭建“诉讼服务、社会参与、沟通了解、网络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在公开中树公信,使审判执行工作向全程、全面公开推进,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和亲和力。
搭建诉讼服务平台,打造公开窗口。在立案信访大厅,设立了案件受理和信访接待两个中心,设置了案件受理、法官约见、信访接待等10个服务窗口,公开办事流程,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安排专人负责诉讼引导,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诉讼。提供格式化文书模板,印制诉讼指南,公开诉讼风险、举证须知、收费标准等内容,方便群众诉讼。
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强化公开效果。设立了院长电子信箱,公开了监督电话,印发问卷调查,广泛征求社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组织群众参观法院,让群众亲身感受审判执行工作,近距离接触法官、了解法院。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跟踪执行,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庭审质量。今年1至10月份,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6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2次座谈会,征求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搭建沟通了解平台,突出公开重点。在立案信访大厅设置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诉讼风险须知和案件开庭信息,群众可以凭身份证旁听公开审理的案件。在信访接待中心设有判后答疑窗口,由案件承办人或庭长针对当事人提出的裁判疑问进行解释,提升对司法裁判的理解和认同。推行执行案件“三告知”制度,向当事人及时告知案件承办人及联系方式,告知财产调查、执行中止、终结等重大事项,告知执行权利义务和风险、执行案件全程信息,切实保障执行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拓展公开渠道。以法院门户网站为依托,公开工作动态、诉讼流程、开庭公告等信息。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制度,不怕批评,不怕揭短,敢于上网“晒”判决文书,并将判决文书上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定了《裁判文书上网管理办法》,对判决文书的上网程序、上网范围以及责任追究等都作出了明文规定,并将判决文书上网率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之中,为判决文书上网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今年,1至9月份,上网公开裁判文书475份,占裁判文书总数的65%。通过判决文书的公开,为当事人查阅案件结果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为社会公众了解和监督法院工作打造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