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推进我市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调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廉政勤政、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今年4月以来,市纪委、市监察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评选基层干部廉政勤政典型活动。经过层层选拔推荐、评选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审核、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杜文君等10位同志被评为安阳市基层干部“十佳勤廉标兵”。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勤廉风范》专栏,将陆续刊发“十佳勤廉标兵”的先进事迹,希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标兵为榜样,努力做到勤廉高效、求真务实,不断在工作上取得新突破、作风上取得新变化、发展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市经济发展营造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十佳政法干警、全省十佳法官、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文峰区法院法官杜文君能拥有这么多荣誉,可见不同凡响。
杜文君现任文峰区法院副院长,一级法官,更让他在全市政法系统闻名遐迩的是,他是全市法院系统名副其实的“办案状元”、调解能手,是清正廉洁的法官代表。2009年以来,文峰区委政法委、文峰区委、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安阳市政法委先后在文峰区、全市法院系统、全市政法系统开展向杜文君同志学习的活动。
“我是一名年轻的法官,请让我从最基层、最繁重的岗位上做起。”2004年,34岁的杜文君通过全省法院系统统一招考调入文峰区法院,上班第一天,他就主动向法院领导请缨,被安排在该院民一庭工作。
在法院工作的人都知道,民一庭的工作是法院最苦、最累的,因为它受理的都是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拆迁安置、邻里关系、土地承包、权属纠纷等传统民事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往往很尖锐,案件调处难度很大。然而,从书记员到庭长,杜文君在民一庭一干就是8年,而且干出了大名堂。尽管承办案件办理难度大、枯燥繁琐,但他每年所的案件数量都在全员名列茅,其中2007年办理174件,2008年办理218件,2009年办理335件,2010年办理365件,均在全市法院系统名列前第一,杜文君也成了有名的“办案状元”。
从事审判工作以来,杜文君审理过上千个案件,但他从未收受过当事人一分钱,从未办过一件人情案。一次,杜文君接受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案,还没开庭,该案被告人便找到杜文君,指着杜文君的鼻子说:“听说案子在你手里,我认识上面很多领导,你识相点,别让我不高兴。”杜文君义正词严地回答:“我是一名法官,只尊重事实和法律,不管你有什么背景,在我这儿一律行不通!”开庭前3天,杜文君又接到被告的电话:“你给我尽量往下调,让我少出点钱,我给你辛苦费。”杜文君当即严词拒绝。开庭调解时,杜文君严格按责任划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做工作,今用3天时间,就把案件妥善解决。
杜文君常说: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意打官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一定要一碗水端平,让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他对案件从不简单判决,总是通过与当事人真诚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意愿,寻求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所以他办理案件总是积极调解,以求案结事了。自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以来,杜文君每年所办理的民事案件调撤率都超过80%,成为全市法院系统当之无愧的调剂能手。
在杜文君眼里,当事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要群众有需要他就全力以赴、从不含糊。一次,他审理的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双方当事人已达成和解,可是,当被告方送来赔偿款时,死者远在舞阳的老母亲却委托代理人向在安阳的死者妻女索要赔偿款,原本和睦的一家人因为赔偿款分配产生严重分歧。杜文君心里明白,如果不及时化解矛盾,势必引发新的诉讼。虽然杜文君主审的案件已经办结,新发生的纠纷并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但是强烈的责任心让他要对案件负责到底。为了避免婆媳对簿公堂,使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一家人相互造成新的伤害,杜文君反复协调,终于说服死者的妻女赴舞阳与老人面对面进行调解,最终使赔偿款分配问题妥善得到解决,使婆媳二人重归于好。当事人将一面绣有“公正便民,执法楷模”的锦旗送到法院表达感激之情。